

中文 | English 郵箱登錄


牛奶,最古老的天然飲料之一,被譽為“白色血液”,對人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。牛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、鈣、磷、鐵、鋅、銅、錳、鉬的含量都很多。最難得的是,牛奶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,而且鈣磷比例非常適當,利于鈣的吸收。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喝牛奶,時常也有不少人用牛奶喝藥,這種做法對嗎?病患們喝牛奶該注意什么呢?
6類人不要喝牛奶
牛奶雖然營養豐富,但也并非人人皆宜?;家韵?類疾病的人不宜喝牛奶,否則不利于恢復健康。
缺鐵性貧血患者
食物中的鐵需在消化道中轉化成亞鐵才能被吸收利用。若大量飲用牛奶,體內的亞鐵會與牛奶的鈣鹽、磷鹽結合成不溶性化合物,影響鐵的吸收利用,不利于貧血患者恢復健康。
反流性食道炎患者
研究證實,含有脂肪的牛奶會影響下食道括約肌的收縮,從而增加胃液或腸液的返流,加重食道炎癥狀。
腹部手術后患者
此類病人多有腸脹氣,牛奶中含有較多脂肪和酪蛋白,發酵后可產生氣體,使腸脹氣加重,不利于腸蠕動功能的恢復。
這些人該常喝酸奶
1.乳糖不耐受者。牛奶中的乳糖是導致喝牛奶腹瀉的“元兇”。在牛奶發酵成為酸奶的過程中,乳糖部分變成乳酸和其他有機酸,因此會減少“乳糖不耐受”的問題。另外,乳酸菌本身也會產生大量的“乳糖酶”幫助人體消化乳糖。所以,乳糖不耐受的人最適合喝酸奶。
2.糖尿病患者。有研究表明,喝酸奶不但可以提升人體維生素D水平,從而調節免疫,促進對血糖的控制,還能提高脂聯素水平,脂聯素是由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激素,具有抵抗炎癥的作用,還可以調節血糖代謝。因此,糖尿病人可以每天喝半斤無糖酸奶,擔心血脂可以喝低脂酸奶。另外,酸奶的血糖反應較低,搭配谷物類食物一起食用,可以降低混合食物的血糖反應,利于血糖的控制。
3.高血壓患者。國內外研究表明,適量攝入乳制品有利于高血壓的防控,低脂乳制品以及發酵乳制品有利于預防腦卒中。事實上,酸奶比牛奶的健康作用更加受肯定。即便沒有活菌到達大腸,其中的營養素對于控制血壓也非常有益。動脈硬化、高血壓的人都適合喝酸奶。
喝哪些藥期間不能喝牛奶
武警總醫院藥劑科主任劉振華介紹在服用某些藥物期間喝牛奶,不僅會降低藥效,還會產生一些毒性反應。比如四環素類藥物(四環素、土霉素、強力霉素等)、抗貧血藥物(硫酸亞鐵等含鐵制劑)、強心甙類藥物(地高辛、西地蘭等)、抗帕金森病藥物(如左旋多巴)、中樞神經抑制劑(水合氯醛、苯巴比妥等)、部分抗酸藥(枸櫞酸鉍鉀、碳酸氫鈉等)、鈣、鋁制劑(葡萄糖酸鈣、氫氧化鋁等)、氨茶堿、異煙肼,還有絕大部分的中草藥和中成藥。“四環素類藥物可與牛奶中的鈣離子結合,使藥物不能吸收,而且會使牙齒變灰;中藥里的生物堿也可與牛奶中的氨基酸發生反應,使其失去應有的效用,甚至產生不良的刺激或過敏反應。”劉振華提醒,如果一定要喝牛奶,最好與藥物間隔2個小時服用,這樣可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。
有肝病的人該怎么喝牛奶
一、避免牛奶過濃:據測定,牛奶中的鈉含量是人體的兩倍,牛奶濃度越高含鈉越多,易使肝硬化患者體內血鈉濃度升高,引起諸如便秘、血壓上升甚至抽搐、昏迷等癥狀。
二、避免糖份過多:牛奶加糖,既可改善口感,又能糾正牛奶含糖低的缺陷,但不能加得過多。因為過甜會降低肝硬化患者對奶中鈣質的吸收,削弱牛奶的營養價值,一般按每100毫升鮮奶加糖5-8克即夠。另外,勿加紅塘,因紅塘含有較多的草酸,草酸可干擾機體對蛋白質的吸收,白糖則無此弊端,可放心用之。
三、避免飲用過量:合理掌握牛奶的攝入量也很重要,肝硬化患者一天飲用牛奶的總量最好不要超過600毫升,超過部分可用豆漿、蔬菜或水果代替。如果超量引用牛奶,可能招致低血鈣癥而致驚厥發作、腹瀉等后果。
乳糖不耐受的人怎么喝奶
1.不喝鮮奶喝酸奶。鮮奶經過乳酸菌發酵變成酸奶后,大部分乳糖被乳酸菌分解了,可以明顯減輕乳糖不耐受者的癥狀。此外,酸奶中含有促進礦物質吸收的乳酸,可以有效提高鈣、磷、鐵、鋅等礦物質的吸收率。
2.不要空腹喝奶。在吃飯時或飯后1小時內喝奶,也可以在喝奶的同時輔以饅頭、面包等谷類或肉蛋類食物,這樣可以“稀釋”乳糖的濃度,減輕不耐受者的癥狀。
3.少量多次喝奶??梢韵葟纳倭?如50毫升)開始喝,讓胃腸慢慢習慣,然后再逐漸增加。
牛奶可以治療六種病
牛奶外用也是一種“良藥”,可以治療某些皮膚疾患。
1.口腔潰瘍:用棉球蘸冰過的牛奶,輕壓潰瘍15分鐘,冰牛奶的低溫可以起到消炎作用,而牛奶中的蛋白質能夠加速傷口的愈合。
2.牛皮癬:牛奶小火煮開3分鐘后,將奶倒出。將鍋壁上一層白膜刮下來,涂在患處即可。經常涂擦有一定效果。
3.神經性皮炎:在250毫升牛奶中倒入100克菜籽油(橄欖油最好),把它拌勻后倒入加有溫水的浴盆中。每周浴療1次,每次泡15分鐘。
4.膚色斑:把鮮牛奶和75%藥用酒精按3: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,睡前用它擦拭皮膚色斑。

地址:南京市建鄴區漢中門大街1號金鷹漢中新城8樓
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惠中路1號
郵政編碼:210029
電話:總機:025-86612898 國內貿易部:025-86504316
國際貿易部:025-86536211 客服:025-86504315
傳真:025-86612714